■新快报记者 何宁
在中考志愿填报中,第一志愿非常重要,但如果第一志愿落空,第二、三、四等志愿也可以有效利用,关键是我们要懂得并运用三个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工具,那就是“末位考生志愿序号”、“末位考生分数”和“高分优先投档线”(俗称“高分保护线”),今年对不少考生有利的是独立批一共有12所特色(学校)课程招生,在志愿填报时尽可能在独立批不留白,给自己多一个机会。我们特别邀请了卓越教育中考志愿填报专家朱虹校长对一些志愿填报案例进行了诊断分析,希望通过案例的实操演练,能够给大家志愿填报更直观的分析。
报考关键词
别忘了还有这张表
每年中考录取开始,招生办都会在“广州招考网”上公布各批次录取分数,但大部分学生和家长都只看各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线。其实,这张表对志愿填报作用非常关键,考生和家长千万不能忽略了“末位考生志愿序号”、“末位考生分数”、“外区最低分数”等信息。马上要志愿填报了,考生和家长可以登录“广州招考网”去找到近三年的这张表作为重要参考工具吧。
2013年广州市普通高中学校录取分数(提前批) 完整版见广州招考网
末位考生志愿序号
从2010年开始,市招办公布了“末位考生志愿序号”,这为近几年的中考生带来极大的便利。“末位考生志愿序号”通俗来说,就是指某学校录到的最后一个考生是第几志愿填报该校,理解它有两个要诀:
要诀之一:对于录取分数线高于高分优先投档线的学校,末位考生志愿序号能直接显示该校最低录到了第几志愿考生。比如去年华附公费分数线为732分,末位考生志愿序号为1,说明该校公费生在第一志愿就已经录满。一般来说,省市属示范性高中大多数在第一志愿录满,在第二及后面志愿填报这类学校基本没有意义(择校生都是在第二志愿,相当于择校的首志愿)。
要诀之二:对于录取分数线低于高分优先投档线的学校,这说明在对高分保护线以上、第一志愿至第四志愿报考该校的考生都录取完毕后,该校招生名额还没有录满。此时,才会依志愿次序录取处于批次分数线和高分优先投档线之间的考生。而该分数段间录取时,录取到第几志愿的考生满额了,该志愿次序就是该校末位考生志愿序号。区属示范性高中的录取线大多属于这类。
末位考生分数
最后一名被录取的考生的分数。填报志愿时,要把末位考生志愿序号和末位考生分数结合起来一起考虑。
外区最低分数线
学校录取的外区学生中最低的成绩分数。
志愿填报案例
案例1
预测中考成绩>700分(超提前批优先投档线)以上学生填报分析(适合老三区考生)
志愿分析
●合理之处:
1.巧用独立批特殊性,增加录取机会,独立批和提前批都报考执信中学。
2.提前批当中:巧用“优先投档线”工具,巧妙采取了高于优先投档线学校(第一志愿)+优先投档线范围学校(第二志愿)+低于优先投档线学校(第三志愿)”的策略。根据2014年最新规定提前批可报考4个公费,该策略还可进一步优化。
●不合理之处:
第一批志愿间梯度偏大,不合理。
●填报建议:
1.提前批:根据2014年最新规定提前批可报考4个公费或民办或自筹经费班,应利用最多可报考的志愿数,建议第二志愿可以考虑省实自筹经费班,或者在中间志愿增加一所优先线范围的学校。
2.第一批:可考虑第二志愿报考往年末位考生志愿序号出现2且在提前批也有招生计划的学校,如1中、4中等。
案例2
预测中考成绩在645—680分区间的学生填报分析(适合老三区考生)
志愿分析
●合理之处:
巧用了“优先投档线”和“末位考生志愿序号”这两个工具,采取了“低于优先线学校(第一志愿)+低于优先线且末位考生志愿序号为2的学校(第二志愿)+低于优先线且末位考生志愿序号为3的学校(第三志愿)的策略。
●不合理之处:
提前批与第一批批次之间没有梯度。
●填报建议:
1.巧用独立批的特殊性,可考虑填报预测成绩范围内合适的示范性高中的特色课程,同时注意与提前批第一志愿形成梯度;
2.提前批:第三志愿填报南武中学,第一批第一、二志愿就无效了。或者考虑其他相对4中更有意向去的学校或者说不填,可提高第一批录取机会;
3.第一批:建议将4中放在第一志愿增加该校的录取机会。
案例3
预测中考成绩645—680分区间的学生填报分析(适合天河区考生)
志愿分析
●合理之处:
第一批:两个志愿间梯度合理,巧用了“优先投档线”及“末位考生志愿序号”这两个工具。
●不合理之处:
提前批:三个志愿间没有梯度,二、三志愿无效
●填报建议:
1.巧用独立批的特殊性,可考虑填报预测成绩范围内合适的示范性高中的特色课程,同时注意与提前批第一志愿形成梯度;
2.提前批:因预测分<优先投档线,若要增加第二、三志愿的有效性,需填报一些往年末位考生志愿序号为2的学校,最好是本区的示范性高中,如天河中学、89中等,增加提前批录取机会。
案例4
预测中考成绩610—645分区间的学生填报分析(适合老三区考生)
志愿分析
●合理之处:
1.独立批和提前批同时报考3中,提高了录取机会;
2.提前批:巧用了“批次投档线”和“末位考生志愿序号”这两个工具,“低于优先线学校(第一志愿)+低于优先线且末位考生志愿序号为2的学校(第二志愿)+低于优先线且末位考生志愿序号为3的学校(第三志愿)的策略;
3.第一批:第一、二志愿梯度合理且有效;
4.各批次之间梯度合理。
●填报建议:
应利用每批次最多可报考的志愿数,增加各批次录取机会。根据招生办最新规定,老三区在提前批最多可报考4个公费或民办或自筹经费班,第一批最多可报考4个公费或民办。
案例5
预测中考成绩610—645分区间的学生填报分析(适合天河区考生)
志愿分析
●不合理之处:
1.该同学存在很明显的分数与志愿不相匹配的问题,对志愿期望值过大,这样填报风险较大;
2.批次志愿间及各批次之间都存在梯度问题。
●填报建议:
1.巧用独立批的特殊性,可考虑报考预测成绩范围内合适的示范性高中的特色课程;
2.提前批:可考虑第一志愿报考一所批次投档线左右的学校,第二志愿报考末位考生志愿序号为2或者是有降分录取的学校,与第一志愿间形成梯度。当然考生只想去提前批所填的两所学校的话,可考虑第二志愿的学校填在第一,这样风险会更低;
3.从学生的志愿填报来看,第一批开始只填民办高中,丝毫不考虑公办高中,这样填也是可以的,不过从考生分数来看,风险较大,很有可能没有高中录取,需重读,这是需要慎重考虑的。
案例6
预测中考成绩>700分(超提前批优先投档线),适合非政策性照顾借读生
志愿分析
●合理之处:
1.提前批:巧用了“优先投档线”这个工具,采取了高于优先线的学校(第一志愿)+优先线范围的学校(第二志愿)+低于优先线的学校(第三志愿)的策略,不过表面上来看,第四志愿无效,提前批志愿还可再优化;
2.第一批:巧用了“优先投档线”及“末位考生志愿序号”这两个工具,同时与提前批之间的梯度合理且有效。
●优化建议:
1.独立批:利用可报考的机会,考虑一所心仪的学校,比如执信,注意与提前批第一志愿形成梯度;
2.提前批:根据2014年最新规定,提前批可报考4个公费或民办或自筹经费班,应利用最多可报考的志愿数,可考虑在中间志愿增加一所往年分数线在优先投档线范围的学校。